
外卖起送费不合理被责令整改引热议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起送价”遭吐槽,合理设置有必要
台传媒记者周子凝
日前,在反食品浪费专项执法行动中,因设定起送费不合理,未引导消费者按需点餐,两家商户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整改,引发大家对于外卖起送价的关注。
点外卖遭遇“拦路虎”
午饭时间快到了,在椒江东商务区某公司上班的洪女士打开了手机外卖平台,开始浏览起来。
“最近胃不好,就打算喝点粥凑合。我一个人吃的话,只需要点一份粥加小菜即可,但是却达不到起送费标准。”洪女士想要点的那家粥店起送费是25元,再三考虑,她放弃了。
她发现,该店的菜单列表中的食品单价最贵的为12.5元,大多数产品的单价为个位数,“起送费25元有点过高了,比如我一个人点餐,得再额外增加好几样才能凑到。”
在路桥上班的王莹莹也遇到过这样的难题。她是一个奶茶控,但办公室里就只有2个人,大多数情况下,她需要“绞尽脑汁”凑单才能满足配送要求。
“各家奶茶店起送费不同,有50元、20元、18元、15元。一般来说,我会挑起送价格低的店铺购买。”可王莹莹觉得,一杯中杯奶茶10元出头,为了能达到起送费,她往往要添加几样小料,“有种强迫消费的感觉,还有一些满减活动,实际上越买越多,最后买来不一定能吃完,也是一种浪费的行为。”
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绝大多数消费者在点外卖时会留意起送费,尤其是一人食时,往往会遭遇不到起送费不得不凑单的情况。他们觉得在设置起送费时,要考虑售卖的商品本身单价,尽量避免消费者多点浪费的现象。
起送费设置需综合考量
4月4日上午,椒江区前丁街的商户们纷纷忙着备菜,以应对接下来的午餐高峰。
“我们店是2021年开始做外卖的,起送费为15元,这个价格是由平台设置的,商户如果要修改需要一些流程。”一家小餐饮店老板汪女士说,她们店里食物单价定价全国统一,最贵的为20元。
开餐饮店那么多年,在她看来,在她们店用餐,人均15元左右就能搞定。
“起送费太高的话,一来和我们店里单价不匹配,二来消费者也不会买单。”汪女士觉得,如今做外卖就是一个保本行为,平台抽成高,商户利润低,希望消费者能够谅解“起送费”的存在。
另一家店铺老板胡女士也有同样的感受。“2017年开店后就专攻线上外卖平台,起送费是15元,配送费是0元,店里最贵的一个单品是20元。”
说话间隙,一单外卖来了。她解释,顾客通过优惠券下单,付款18元,除去平台抽成,这一单实际到账12元左右。“起送费是由平台定的,我们也能调整,但是调高了,顾客会不满意,普通上班族一餐饭的钱都是控制在20元上下。”
在走访中,也有个别商户综合考量,认为目前设置的起送费偏低,有意将其提高。
“起送费是平台设置的,具体机制不清楚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餐饮店老板表示,如果顾客下单10多元的单品,扣除满减优惠活动和平台抽成,利润则大打折扣。
北京盈科(台州)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陈卫福解释,关于是否可以设外卖起送费、由哪个主体设置,法律未作明确。单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说,商家设置起送价损害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。另外,《反食品浪费法》也有规定,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。网络订餐单位在设置起送价时,应在核算经营成本的基础上把握合理区间,尊重消费者自主合理点餐的权利,不能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权。
对此,他认为,平台或商家都应该依法合规经营,在设置起送价时要综合考量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合理设置,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要推动平台不断落实主体责任,合理约束起送价格,并接受社会监督。
标签: